黑白对弈间的温度:十五运会围棋决赛里的老少热忱与全链护航

2025-10-21 来源:羊城晚报

  10月20日,深圳棋院的对局室里,黑白棋子落盘的清脆声响此起彼伏。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围棋决赛在此进入白热化阶段,5枚金牌已各有归属,仅剩全民团体项目的冠军悬念待解。

  棋盘之上,61岁的香港棋手杜力行指尖摩挲着棋子,眼神专注如少年;10岁的江苏小将严紫蓦正凝神思考中盘布局,眉头微蹙又迅速舒展。

  棋盘之外,罗湖卫健局的医疗团队随时待命,银湖会议中心的服务人员忙着整理棋手客房——这场跨越年龄、联结粤港澳大湾区的围棋盛会,不仅是棋手技艺的比拼,更藏着赛事保障的细致温度与群众体育的蓬勃活力。

  老少棋手的赛场:热爱与梦想跨越半世纪


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队棋手杜力行 

  “下围棋最重要的是喜欢,有兴趣才能一直坚持。”61岁的杜力行是本次比赛年纪最大的选手,身着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队队服的他,语气平和却难掩对围棋的热忱。十一二岁时偶然瞥见他人下棋的场景,让他与围棋结下不解之缘,从下班后排挤时间去棋院对弈,到如今征战全运会赛场,这份热爱从未间断。“这次来深圳比赛,环境很好,能和各地棋友交流,很开心。”简单的话语里,是老一辈棋手对围棋纯粹的执着。

江苏省代表队棋手严紫蓦

  与杜力行的从容不同,10岁的严紫蓦身上带着少年人的青涩与韧劲。作为全民团体组最年轻的选手,4年学棋生涯里,她每天要完成死活题训练,赛后还要和教练复盘棋局。“中盘的时候有点紧张,后来慢慢调整过来了。”谈及当天的比赛,严紫蓦语速稍快,眼神里却透着坚定。她的目标很明确:先打上职业棋手,未来能像姐姐一样征战围甲联赛。在平衡学习与围棋的难题上,小姑娘有着超出年龄的通透:“心态好一点,不怎么在乎输赢,就不会太紧张。”而父母的支持则是她最坚实的后盾,“会帮我减少压力,让我能安心下棋”。

广东省代表队棋手范胤

  职业棋手范胤的赛场体验则多了几分压力与责任。作为广东队选手,他肩负着更多期待。“个人赛表现不太好,团体赛压力更大,也更有责任感。”他坦言,本次比赛的快棋赛制对自己是不小的挑战,此前输给金牌获得者的对局,正是因为对时间把控不足导致失误。为了适应赛制,广东队赛前进行了一周多的专项集训,每天下3盘快棋打磨技艺。“希望后面能调整好用时,争取和团队一起拿块奖牌。”谈及目标,范胤语气坚定。

  医疗保障的防线:17人团队筑起“安全屏障”

  “从场馆到酒店,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医疗保障的用心。”一位参赛棋手的感慨,正是罗湖卫健局工作的真实写照。为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罗湖卫健局提前制定专项保障方案,从团队组建、功能布局到应急响应、风险防控,构建起全方位的医疗保障体系。

  17人的现场医疗卫生保障团队是赛事安全的核心力量,由局分管领导担任现场总指挥,下设管理、医疗、公卫三个工作小组。赛前,所有成员都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遇到突发情况能迅速响应。在深圳棋院,医疗站、公共卫生室、临时医学观察室等功能室科学布点,AED急救设备和常用药品一应俱全;接待酒店的医疗站同样配备完善,形成“场馆+酒店”的双重医疗覆盖。

  “快速反应急救圈”的建立让风险防控更有底气。救护车全程驻场待命,定点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从赛场到医院的急救链路被压缩到最短。“一旦出现突发健康问题,能实现‘分钟级’响应。”现场医疗小组负责人介绍,在四场测试赛中,团队不断优化急救流程,确保赛事期间万无一失。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气候特点,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成为重点工作。为严防基孔肯雅热等传染病,罗湖疾控中心赛前多次对场馆和酒店开展督导监测,要求配齐防蚊设施、定期清理积水和消杀灭蚊。酒店和场馆内,电热蚊香液、驱蚊液随处可见,每位参赛人员都收到了“卫生防疫提示”,各参赛队伍还配备了额温枪用于每日体温监测。比赛期间,公卫组每天开展症状监测、蚊媒密度监测和卫生巡查,用细致工作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酒店服务的细节:把“赛事保障”做成“情感共鸣”

  “没想到生日能收到这么特别的祝福,太暖心了!”一位棋手在朋友圈晒出十五运会主题伴手礼和手写贺卡,配文称赞银湖会议中心的服务。作为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棋牌类接待保障酒店,这里以“为您,更精彩”为宗旨,用三维服务模式让棋手们感受到“住店如归家”的温馨。

  主动预判需求,让服务超越期待。酒店在棋手入住前就梳理个人信息,重点关注生日节点。对于赛事期间过生日的棋手,不仅送上定制伴手礼和祝福卡,还会将印有赛事元素的长寿面送至餐桌。雨天里,针对用餐不便的运动员提供送餐到房服务;为技术官员开设“打包通道”,专人将餐食送至场馆;清真餐专区提前沟通用餐时间,根据客人喜好调整菜式,这些细节让不同需求的宾客都能得到贴心照料。“打破固定供餐时段,确保早晚都能吃上热饭”的举措,更获得组委会的肯定。

  聚焦赛后需求,构建全方位保障。考虑到棋手赛后需要休息和整理装备,酒店打造“赛后保障站”,每日为客房提供精细化整理,补充饮用水、调整床品舒适度。针对运动服装清洗后的晾晒需求,在公共区域和客房阳台增设专用晾晒区,还提供免费熨烫服务。“不用操心衣物晾晒,能更专注地准备比赛。”一位棋手说。

  细节里的情感共鸣,最是动人。清洁人员发现棋手用床尾巾遮挡空调出风口后,立即为客房加装挡风板并放置温馨提示卡;注意到有宾客习惯左手用餐,后续摆餐时特意将筷子置于左侧。赛事进程中,酒店实时跟进动态,为晋级半决赛的选手送上寓意“一举夺魁”的向日葵,为夺冠选手用毛巾折叠“奖牌”造型,附上定制祝福卡。“细节见态度,服务很到位。”一位多次参加赛事的棋手这样评价。

  湾区赛场的意义:群众体育的活力与担当

  “作为东道主参赛,既荣幸又有压力。”范胤的话道出了许多粤港澳大湾区选手的心声。本次比赛在大湾区举办,让本地棋手无需长途奔波即可参与决赛,也让各地选手感受到湾区的活力与温度。从罗湖卫健局的医疗保障到银湖会议中心的贴心服务,从老年棋手的坚守到少年小将的追梦,这场赛事不仅展现了围棋运动的魅力,更彰显了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

比赛现场

  群众赛事的本质,是让更多人感受体育的快乐。61岁的杜力行享受以棋会友的乐趣,10岁的严紫蓦在比拼中成长,职业棋手范胤在压力中寻求突破,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棋手都能在赛场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而完善的保障体系,则为这份快乐与成长保驾护航——医疗团队的专业守护、酒店服务的细致关怀、赛事组织的井然有序,共同构成了十五运会围棋决赛的完整图景。

  随着全民团体决赛的临近,深圳棋院的棋盘上将迎来最后的较量。无论冠军归属何方,这场赛事留下的不仅是奖牌,还有跨越年龄的热爱、细致入微的保障和湾区群众体育的活力。正如一位赛事工作人员所说:“黑白棋子之间,较量的是技艺;赛场内外之中,传递的是温度与担当。”

  文|记者 宋王群 李艺戈

  图 | 记者 王磊(部分图片由十五运会深圳罗湖赛区委员会提供)

官方微博号

官方微信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

官方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