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最热的,不是个人奖牌——全运会健身气功赛场侧记

2025-10-20 来源:中国体育报

  “站在这里,我心里最热的不是个人奖牌的分量,而是看着队员们一起高举奖牌时,那种集体努力后功到自然成的踏实感。”领奖台上,天津静海队教练马骜的一番话,让这场全国最高级别群众体育赛事,有了动人的回响。

  10月1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展演健身气功·八段锦决赛颁奖现场,没有常见的感谢栽培,也没有夺冠后的豪言壮语,这位教练用最朴素的表达,道出了体育最本真的模样。

  比金牌更闪光的,是参赛者的笑容

  颁发二等奖时,颁奖嘉宾与获奖者之间有一段简短对话:“对这个成绩满意吗?”

  “满意!”获奖队员笑容灿烂。

  “换个颜色是不是更满意?”

  “这个就很好!能参加全运会我们就很高兴了。”

  能来,就很好。当万千普通健身爱好者真正成为全运会的主角,体育就不再只是关于输赢的较量,更是关于参与的幸福。

  镜头之外,赛场最动人的风景

  赛场外候场区里,选手们自然而然地围成一圈,分享心得、交流体会。获得佳绩的队伍,在短暂的欢呼后走向对手,真诚地道一声“恭喜”。

  在这里,竞争成了交流的媒介,对手成了互相借鉴的知己。这,何尝不是体育最美的样子?

  连年轻的志愿者都想学了

  “我也想学健身气功了。”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黄思雨坦言,以前总觉得健身气功是“爷爷奶奶练的”。直到在赛场服务,看到选手们全神贯注的展演,看到他们因激动相拥的瞬间,她说在看直播时也跟着悬心、落泪。

  从陌生到理解,从理解到感动——一个年轻人的转变,正是传统体育项目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生动缩影。

  说到底,什么是“全运惠民”?

  它不只是搭建一个舞台,更是让每个站上这个舞台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收获——或是教练马骜所说的“集体努力的踏实感”,或是获奖队员“能来就很高兴”的自豪,或是选手间毫无保留的切磋分享,或是年轻志愿者被传统文化深深打动的那个瞬间。

  当全运会不再遥不可及,当健身气功充满温度,体育便真正走进了百姓的生活。

  这,或许就是第十五届全运会最成功的“金牌”。

  记者:贾海红

官方微博号

官方微信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

官方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