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

2025-07-17 来源:十五运会组委会

  马术运动起源于古代人类的生产劳动与军事训练,在中国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御”术的六艺体系,古希腊奥运会时期已出现四驾战车竞技。在巴黎1900年第2届奥运会上,马术场地障碍赛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从赫尔辛基1952年第15届奥运会起,女骑手被允许参加奥运会,马术也成为奥运会中第一个男女同场竞技的比赛项目,也是唯一一个人与动物共同参与比赛的项目。全运会马术项目分为盛装舞步、三项赛、场地障碍三个分项,每个分项都设置了团体赛和个人赛。

  盛装舞步

  十五运会共设置2个小项:

  盛装舞步团体、盛装舞步个人

  三项赛

  十五运会共设置2个小项:

  三项赛团体、三项赛个人

  场地障碍

  十五运会共设置2个小项:

  场地障碍团体、场地障碍个人

  盛装舞步介绍

  盛装舞步,也被称为“马场马术”,是一项骑手与马匹在长60米、宽20米的场地内,在一定时间完成一系列规定动作或自选动作科目的比赛项目。这些动作包括各种步伐如停止、慢步、快步、跑步等,以及变换里怀、圈乘、后肢旋转等。比赛通常设置5个打分点位,裁判根据骑手及马匹的表现,如动作的准确性、规整性、人马配合的协调性、整体表现的和谐性、马匹的顺从性和活力等方面,对每个动作进行0-10分的评分,最后汇总得分并转换为百分比得分,得分高者名次列前。这项比赛是能够充分展示马术运动中艺术性与技术性高度融合的项目,既强调人马之间的默契协作,又能展示力与美的和谐,所以又被人称之为“马术芭蕾”。

  场地障碍介绍

  场地障碍赛是马术运动中极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其是一项运动员和马匹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路线及方向完成一定数量的障碍跳跃的比赛项目。这些障碍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单横木、双横木、三横木,水障、砖墙等,通过单道障碍、组合障碍等形式、以直线、转弯等方式进行排列,组成一个15次左右跳跃的障碍路线,障碍高度从地杆开始至1.65米不等。奥运会的障碍高度为1.65米,全运会的个人决赛高度将达到1.60米。在比赛过程中,人马组合在跨越障碍时,每打落一道障碍的顶部杆,或首次发生拒跳,则罚4分;若有第二次拒跳、马匹跌倒、骑手落马等,则该人马组合会被淘汰。比赛成绩按照最终以罚分少者,且用时短者名次列前。场地障碍赛不仅考验马匹的跳跃能力和勇气,更考验骑手与马匹的默契配合,是力量与技巧的结合。

  三项赛介绍

  马术三项赛,也被称为综合全能马术赛或马术三日赛,是马术运动中最具挑战性、最激动人心也最全面的一个项目。它被誉为马术界的“铁人三项”,要求同一对人马组合在三天内连续完成盛装舞步、越野赛、场地障碍三个分项的比赛,充分考验马匹的全能性、勇气、耐力、顺从性以及骑手的骑术、战术、体能和对马匹的管理能力。盛装舞步:第一天进行,与单项的盛装舞步比赛规则略有不同,一共有3个打分点,并且有其单独的规定动作科目表。越野赛:第二天进行,是三项赛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赛道设置在保留原始自然地貌的开阔区域,其中设置包含多种自然和人工障碍和自然路段(如涉水地段、土丘、坡道等),距离通常在 5-6 公里(高级别赛事更长),要求马匹在规定时间内跨越障碍,考验马匹的耐力、跳跃能力和勇气。场地障碍赛:第三天进行,与单项场地障碍赛规则相近。比赛以三个项目每个单项的分数相加,以罚分计算成绩,总罚分少者名次列前。马术三项赛体现了马术运动的核心精神:人马之间无与伦比的伙伴关系、信任、勇气、智慧与毅力,同时对马匹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较高,既需要盛装舞步的优雅精准,又需要越野赛的耐力与勇气,还需要场地障碍赛的稳定发挥,同时也考验骑手对马匹状态的把控和战术安排,是马术运动中“全能型”的较量。


官方微博号

官方微信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

官方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