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作为我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是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首次在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体育博物馆)推出“历史上的全运会”特辑第十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携手回顾体育发展光辉历程,共同谱写全民体育新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
The 13th National Gam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历史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3届全国运动会于2017年8月27日至9月8日在天津举行。共有超过2万名运动员参加33个大项417个小项竞技项目和19个大项126个小项群众项目比赛,共设543个奖项。比赛场次达4488场,观众达150万人次以上。本届全运会最重要的改革举措之一是新增设19个群众体育项目,让群众参与全运会比赛,主要目的是使全运会回归体育本质、回归大众。群众项目比赛包括马拉松、轮滑、龙舟、太极拳、攀岩等,涵盖各个年龄层、各行各业人群喜闻乐见的体育竞技项目。全国数百万群众参加“我要上全运”基层选拔比赛,其中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93岁。
本届运动会取消了金牌榜、奖牌榜和总分排名,只公布比赛成绩,并首次邀请华人华侨运动员参赛。在射击、举重、自行车、田径、游泳5个竞技项目上,有3人1队4次超4项世界纪录,2人3次超3项亚洲纪录,9人1队11次创11项全国纪录,1人2队3次创3项全国少年纪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纪念邮票
第十三届全运会宣传画
中国体育年鉴品读
CHINA SPORT YEARBOOK
2010年后陆续出版的《中国体育年鉴》
《中国体育年鉴》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权威性工具书,是集知识、信息、资料为一体的综合性年刊,它的首卷于1964年问世。其记载的内容有:体育运动大事记,有关体育的文献、法规制度,体育各方面工作和各运动项目综述,各种统计资料等等。让我们跟随年鉴的脚步,忆往昔,向未来。
2012年
6月
国务院批准天津市成为2017年第13届全国运动会举办城市。
2016年
7月3日
第13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发布及官网上线举行新闻发布会。
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官网
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津娃”
2017年
3月20日
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第13届全运会改革创新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第13届全运会组委会副主任李颖川表示,本届全运会以群众参与、人民满意为导向,以“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为办赛理念。为进一步深化体育事业改革发展,本届全运会加大改革力度,推出多项新举措,在群众性、普及性上创新,在节俭办赛、朴实精彩上创新,力求办成一届创新、节俭、绿色、精彩的体育盛会。
4月10日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3届运动会各群众比赛组织参赛工作的通知”及“关于组织开展‘我要上全运’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和赛事的通知。”
5月1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天津考察第13届全国运动会筹办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体育事业、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有关要求,精心筹划、周密安排,高质量做好全运会筹办工作,确保办成一届创新、绿色、和谐、节俭、共享的体育盛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6月18日
以“我要上全运,同享奥林匹克”为主题的中国奥委会第31届奥林匹克日活动在北京、包头、承德、海阳、九江、朔州、天津、西宁、张家口等城市同步启动。
7月6日
第13届全运会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
8月6日
第13届全运会圣火火种采集仪式在天津市海河三岔口思源广场举行。从8月8日开始,全运圣火将在天津市16个行政区进行传递,直至8月27日晚传入第13届全运会开幕式会场——天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
8月27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天津会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和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以及第13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中获奖的运动员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分别会见来华出席中国第13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巴赫、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等参加会见。
8月27日—9月8日
第13届全国运动会在天津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9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闭幕式并宣布闭幕。
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幕式
第十三届全运会闭幕式
赛事回顾
全运会上,上海男女足4支队伍全部夺冠,上海足球拿到全运会大满贯。同时,上海男足U20实现全运会三连冠。
男足U20组决赛上海队夺冠
男篮辽宁队以78:61战胜新疆队,58年来首夺全运会冠军。
女排江苏队以3:0战胜上海队夺得冠军。
全运会“七朝元老”山东选手谭宗亮(图左)以242.3环的决赛成绩超男子10米气手枪世界纪录。
陈艾森(左)和谢思埸(右)并列成为跳水“三冠王”。
施廷懋收获女子3米跳板单人和双人2个项目的金牌。
马龙成功卫冕,成为全运会历史上蝉联男单冠军的第一人。
丁宁收获女单金牌,成为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全运会单打比赛“全满贯”。
中国体育博物馆馆藏
CHINA SPORTS MUSEUM
1.第十三届全运会火炬
第十三届全运会火炬高68cm,重约1000克,材质为金属。火炬名为“渤海激浪”,外观为浪花造型,由象征着“和谐、拼搏、发展”的蓝色、紫色、红色三种颜色构成“海河浪花”,寓意本届全运会举办地——地处渤海之滨的天津,在发展大潮中不断进步,也代表着运动员们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镂空和渐变的纹饰效果体现火炬的流动感,也寓意着天津的时代气息和所蕴含的城市发展潜力。浪花上方的祥云图案传递出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象征着和谐与吉祥。火炬正面还印有本届全运会会徽。火炬采用综合材料工艺制造,在无风环境下可持续燃烧10分钟,能够抵抗大雨和6级风。作为全运会视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炬与会徽、吉祥物、海报、奖牌设计共同被列为大型综合性赛事的五大设计内容。
2.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手册
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手册(共19册)
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手册(乒乓球)
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手册单册长11.5cm,宽18cm。全套共19册,封面设计主要采用全运会视觉设计基本色彩——蓝色,印有全运会会徽、赛事名称、群众比赛项目。手册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编制,涵盖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马拉松、攀岩、健身气功、太极拳、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国际跳棋、航海模型、航空模型、龙舟、舞龙、轮滑、柔力球、笼式足球等19个比赛项目,每册分为渊源篇、竞赛篇、设施篇、规则篇、观赛篇、参赛篇6个部分,对项目的发展历程、比赛事项进行全面介绍。
本届全运会以“全运惠民 健康中国”为办赛理念,积极推动赛事改革创新,增设了19个群众比赛项目。通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使得一批体育运动项目得到了进一步推广。激发了全民参与体育的热情,提升了百姓对全运会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对带动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来源:体育文化与历史
官方微博号
官方微信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
官方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