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残日 | 广州首发无障碍环境科普IP“畅畅”

2024-05-16 来源:新花城

  “有爱无碍,科普惠残”。2024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5月16日,“2024年广州地区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于广报中心举行,主题为“喜迎残特奥会·爱心花城·有爱无碍”

  在十五运会、残特奥会即将来到和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的契机下,活动全国首发无障碍环境科普动画,推出广州新“诞生”的无障碍环境科普IP——无障碍环境科普员“畅畅”,一只奋斗之鹰,助力广州无障碍环境建设创新发展。 

无障碍环境科普员“畅畅”

  科技助残 让无障碍环境理念深入人心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广州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办,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承办。现场围绕“喜迎残特奥”,分享残特奥会场馆改造设计效果,发起广州喜迎残特奥会“惠残”十条倡议,讲好残疾人运动员与助残志愿者“双向奔赴”故事;同时围绕“科技助残”,分享广州多区、多企业在无障碍应用场景上的探索与经验。

  “发起‘惠残’十条倡议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宣读活动,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动员。”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残联将构建市、区、镇街、村社四级动员体系,凝聚共识、汇聚合力,营造更加美好的全社会助残扶残生态,喜迎残特奥会,助力残特奥会成果惠及残疾人朋友。 

发起“惠残”十条倡议现场

  更令参会嘉宾和残疾人朋友惊喜的是,现场全国首发无障碍环境科普动画,推出由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广州华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无障碍环境科普IP,用生动有趣的小场景、小故事演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条文,让无障碍科普宣传有趣、有料又有效。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无障碍环境也是办好残特奥会的首要条件。”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多方携手创新普法方式,让无障碍环境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即将到来的残特奥会提供良好的无障碍环境,让残疾人运动员、残疾人朋友共享美好生活,彰显城市文明新高度。

诗歌朗诵和手语表演

  以人为本 助人自助共创爱心花城

  科技助残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大趋势,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这座城中的残疾人朋友,即便自己也面临残障带来的不方便,仍然自强不息、为爱拼搏,助人自助,以爱与温暖,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残健融合的发展。

  陈晓纯是广州市轮椅竞速队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冬训结束之后的调整期,得以参加当日的活动。“为了明年的残特奥会,运动员们正在‘上强度’。”她俏皮说道,“任务很重,压力也很大,但是心里也特别激动,毕竟是主场。”尤其看到残特奥会场馆改造设计效果的分享,她表示:“真想去溜几圈。”

活动现场

  明年的残特奥会上,陈晓纯将参加三个项目,其中包括1500米和5000米。“这可能是我参加的最后一届残特奥会了。”她说,在拼尽全力完赛后,可能自己就会把重心放在培养年轻运动员上,“大家对他们有很大的期待,都愿意通过传帮带,帮助他们尽快接上棒,后面出更多好成绩。”

  “我觉得体育精神和残疾人奋发自强的精神有共通之处。”在“讲述残疾人运动员与助残志愿者双向奔赴”的环节,潘燕飞徐徐讲述自己从残疾人运动员到志愿者的故事。 

讲述残疾人运动员与助残志愿者双向奔赴环节

  “我自己是运动员,又是残疾人,作为志愿者,我可以感同身受、现身说法,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曾经作为一名专业残疾人运动员的她,1年多前参加广州市残疾妇女协会的活动时,突然萌发了想法“我也可以成为服务者”。她积极加入广州市巾帼残疾人志愿服务队,服务不同障碍的姐妹:“有时候上门探访姐妹们,有时候陪伴年纪比较大的残疾人姐妹外出等。”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至,她还利用自己作为运动员的身份,进社区为残特奥会宣传,甚至为残疾人朋友普及和教学一些群体体育项目的知识和技巧。潘燕飞说,希望自己无论作为运动员还是助残志愿者,都能为这个城市的大爱尽一点点“小爱”。

轮椅舞蹈表演

  广州市巾帼残疾人志愿服务队队长陈新莉虽然有肢体残障,但多年来一直组织带领残疾人朋友参与到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中:“助人自助是我们坚持20多年开展助残服务的内生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残疾人志愿者也在不断成长、融合。”她相信自身有力量,才能在残疾人之中传递温暖:“一个人,带动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助残志愿者的微光肯定能凝聚成阳光。”

  (记者: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