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众擎机器人
深圳目前拥有5.11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稳居全国首位。广州着力打造全场景“机器人之城”,2024年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2%。东莞市装备制造业产值达5000亿元,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近4700家。聚焦到产品,大湾区产的机器人也火到国外,众擎机器人的一款身高一米三左右的双足机器人,被网友称为“走路最像人”的机器人,未来会在商业、交通、康养等各方面落地应用。
2
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
5月21日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升空;6月11日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一级动力系统试车任务在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取得圆满成功。这些试验折射出粤港澳大湾区商业航天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3
深圳国家基因库
大湾区建好用好合成生物、国家基因库等设施,打造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有利于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圳国家基因库是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主要存储生物资源和基因数据、读取遗传信息。现存有植物标本资源842种、微生物资源7969种、动物资源58种,能够有效保护、开发、利用遗传资源,支撑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创新发展。
4
悬浮在轨道上的高温超导材料
2025年2月18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常压环境下实现了镍氧化物材料的高温超导电性,这一发现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科学难题提供了全新突破口。
5
粤港澳大湾区广佛肇量子安全保密通信示范干线示意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深港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的“量子谷”,正快速整合集聚粤港澳三地量子领域的科技力量。除此之外,科技型企业的角色不容忽视。在大湾区有不少这类企业,如国腾量子、量旋科技等。国腾量子一直在量子加密技术领域深耕。目前,国腾量子主导的广佛肇信息科技量子通信干线项目,已建成8个站点,覆盖了广州、佛山以及肇庆等主要经济区域。
6
广纳院纳米光栅波导项目组开发的衍射光波导系列产品
2019年,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简称广纳院)正式成立,孵化了广纳达康、广纳安疗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产业企业。
7
广东首家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病房的相关设备
2025年6月,运动障碍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病房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华南地区首个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病房。据介绍,脑机接口通过头皮电极接收并解码脑电信号,利用视频及指导语引导,把“运动想象”变成操作指令,指令驱动患者完成行走动作,从而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8
增芯科技
智能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等领域,是近年来多地着力布局的赛道。广州增城边规划边建设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目前已引进产业项目21个,其中一个龙头项目,增芯已建成国内第一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产线,规划月产能2万片。
9
鹏城实验室
在6G发展浪潮中,广州的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和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积极布局。面向6G未来愿景和技术需求,深圳鹏城实验室重点打造了语义通信知识库平台,并积极推动语义通信技术纳入6G国际标准,为沉浸式互动、智能体协同、自动驾驶等未来应用场景提供更加可靠的通信支撑。
10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包层屏蔽模块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又称“人造太阳”计划,中国承担了关键部件的研制任务。2024年11月,该计划的首批重要的模块由广州南沙发往法国。可控核聚变具有无限、经济、清洁等诸多优点,是解决能源及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官方微博号
官方微信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
官方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