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将于今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举行。深圳作为核心承办城市之一,将承办多项精彩赛事以及闭幕式活动。如何“办好一次赛、提升一座城”?深圳正以赛事为引擎,驱动城市能级全方位跃升,锚定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展现科技之城、创新之城的无限魅力。
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焕新升级,科技感“拉满” 深圳市体育中心供图
“美丽全运”带来“滨海滨水蓝带”
日前,深圳湾畔的广深沿江高速上,工人和作业车正在对高速公路北侧的护栏施工,有条不紊地安装动态水景、调试灯光水幕;在前海桂湾段,占地约1.72万平方米的滨海岸线的海堤及景观工程也已启动,突出“海上看前海”的视觉效果,打造270°观海平台、日咖夜酒模式的星光夜市、亲子戏水区及星空廊亭、荧光跑道等潮玩新地标……
根据计划,深圳正积极推进包括上述两个项目在内的十余个滨海景观提升项目,让220公里的“滨海滨水蓝带”如同一条灵动的玉带串联成趣,成为展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魅力的“城市封面”。
十五运会期间,世界的目光也将跟随选手的奔跑,尽览深港马拉松赛道沿途深圳湾大桥、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香港米埔湿地等滨海片区“蓝绿交融”的湾区风貌。
十五运会闭幕式更将以“星辰大海”为主题,在欢乐港湾搭建全国最大海天舞台,联动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约2公里的灯光景观提升,通过数字投影、喷泉水幕、灯光智能化管理等技术,呈现科技感十足、流光溢彩的“国际化湾区夜景”。
据介绍,广东首次提出“美丽全运”理念,将赛事与生态建设深度融合。随着全运会倒计时100天临近,深圳正以科技和生态的双翼热情拥抱盛会。“以海为媒”重塑城市风貌,内涵式发展“圳”精彩。
十五运会闭幕式举办地欢乐港湾 颜业宏 摄
“科技全运”拉快“科创之城”进度条
在深圳市体育中心,由数块高清大屏组成的智慧化指挥中心犹如场馆“大脑”,“一键”调度所有区域;作为深圳承办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的重要赛场,深圳湾体育中心全力打造智慧场馆……创新之城深圳,将在“科技全运”中充分彰显硬核实力。
据介绍,围绕赛事、场馆和信息化、火炬传递、闭幕式展演等重点应用场景需求,深圳着力将最新的科技产品、创新技术融入办赛全链条全过程。同时,深圳结合赛事体育展示、观众侧、城市侧等场景,由各区推荐科技资源,为赛事增添科技亮点。
比如,在各大比赛场馆、接待酒店、重点道路周边,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管理局部署了噪声智能监测点、声谱分析系统、扬尘走航车等装备,构建起全天候、全场域、全过程的环境“天眼系统”,用高科技手段为十五运会“安静护航”。
另外,深圳汇集一批智能机器人、AI创制设备、自动驾驶、智能穿戴、高清显示、前沿助残装备等领域的高科技产品,搭建供需对接桥梁。深圳赛事指挥系统在全省率先上线1.0版本并已迭代升级为2.0版本,以数字孪生技术打造的“一图感知、一键调度、一网统管、一屏统览”的“四个一”全时空指挥体系,赛后可直接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
“无废全运”托举低碳绿色“新深圳”
与此同时,深圳将“无废全运”理念融入赛事全生命周期,构建低碳管理体系。在场馆建设上,采用“新建+改造”双轨模式:深圳湾体育中心通过光伏一体化改造,预计赛事期间减碳超3000吨;新建场馆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应用装配式技术,成功降低施工能耗30%以上。
赛事运营中,创新引入“碳足迹”追踪系统,运用AI算法对交通、餐饮、能源等六大领域实施动态监测与资源优化。仅推广新能源接驳车和共享单车一项,预计减碳约1.2万吨。废弃物管理构建“源头减量—分类回收—资源再生”三级体系,禁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广可降解餐具,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实现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赛事还倡导观众践行“光盘行动”“绿色出行”等“无废公约”,让绿色行动融入日常点滴。
与“无废”理念并行的,是深圳作为“志愿者之城”的坚实保障。目前,深圳已完成1.15万名赛会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并开展了15万人次的专业培训,这支庞大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将成为赛事服务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城市温度与活力的传递者,充分展现深圳这座青春之城的蓬勃精神面貌。
记者:王俊
官方微博号
官方微信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
官方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