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广州经略海洋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领先的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日前,以“广州向海·智汇深蓝”为主题的首届广州海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政府部门、涉海高校、科研和投融资机构、重点企业约300位代表共绘深蓝发展宏图。
大会现场(通讯员供图)
数智赋能:发布海洋政产学研金信息平台
会上,广州率先研发的全国首个海洋政产学研金交流平台——“广海汇”发布。该平台系统整合企业、政策、土地、投融资和产学研用五大资源库,推动海洋经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嵌入“海精灵”AI“科技红娘”,精准撮合技术、资金、科研、人才和需求,实现产学研信息一键触达。
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系统为企业家、投资机构、科研机构、创业青年、政府部门、市民群众等提供不同程度的助力。面向企业家,平台助力精准洞察“港、船、能、药、游”五大产业链各环节全国重点企业,一键可视空间分布,助其高效寻上下游配套、拓产业合作;面向投资机构,平台汇聚全国重点企业,借助AI锚定科研优质成果,推动成果产业化落地;面向科研机构,平台汇聚多领域科技成果,依托AI大模型推动技术与企业精准匹配;面向创业青年,可通过AI一键获取人才补贴、科技成果转化扶持政策;面向市民群众,平台搭建海洋经济科普窗口与互动反馈渠道,促进公众参与海洋发展,共享产业升级红利。
签约仪式:点燃产业协同新动能
本次大会共签订合作协议11项。其中,战略合作类4项,分别为广州市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南海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广州市规划资源局和广州航海学院战略合作协议,持续强化部地融合,校地合作机制;招商类项目6项,分别为黄埔区、南沙区、番禺区、广州港集团与涉海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内容涵盖港口建设、船舶制造、海洋装备产业、海洋产业贸易、海水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标准制定类项目1项,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等五家单位联合启动“智能无人系统-水下机器人测试标准研制”,着力补齐深海智能领域相关标准的空白。
科技盛宴:触手可及的海洋新科技
记者注意到,本次大会设置了路演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产品展示,展示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蓝色能源研究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等20个科技前沿项目以及驻穗科研院所、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的成熟产品和科研成果共50项。
现场展示(通讯员供图)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自古以来就是闻名中外的海洋城市,今年广州印发海洋创新发展之都规划,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聚焦“港、船、能、药、游”五大产业赛道实施强链补链,实施“五个一”重点行动,为广州海洋高质量发展提供切实有力的支持。未来广州将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让“海洋特色”成为广州现代化建设的鲜明标识。
官方微博号
官方微信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
官方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