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园”成为港澳青年到江门创新创业的“梦工厂”

2025-09-04 来源:南方+

  累计吸引209个创业项目,汇聚183位港澳人士、156位博士及高层次人才,带动就业超2000人,辐射引领近万名港澳青年来江就业……一组数据见证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以下简称“双创园”)在推动创业创新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更是其作为区域人才高地和创新引擎的有力证明。

江门三点三创业大咖荟交流活动

  “双创园”作为广东首批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中国(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创业集聚区核心基地,在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导下,通过精准引才、生态赋能与产业协同,获得首批江门市侨界贡献奖(集体)和第二批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第三批“南粤侨创基地”称号,成为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双创人才枢纽”。

筑巢引凤

打造港澳人才“磁力场”

  近年来,江门市“稳就业15条”出台,发挥工信、科技、税务、社保等政策效能,通过提供免租金、水电、物管等优惠以及协助申领就业创业及其他政府补贴,累计为“双创园”入驻项目减负超5500万元。

  此外,“双创园”积极到港澳地区开展宣传、宣讲会等,吸引港澳青年及港澳高端项目入驻,提供实习就业岗位,鼓励港澳青年来江创业就业。

  “双创园”还设立全国博士后(江门)创新示范中心服务点,为入驻项目链接128家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提供政务服务绿色通道80多项,链接11类116家人才服务站点,配套“衣、食、住、行、医、学、业、娱”等全方位人才服务。

智产融合

激活人才创新“转化器”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双创园”与50家高校、科研平台、重点企业等机构联动,推动共享共建科研实验室、定向共享科研设备。联合发改、工信和科技等部门,以“科技红娘”为定位,撮合优质科创资源,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开展人才培养、需求对接等核心工作,形成“科研资源导入—技术需求匹配—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合作模式。园区自成立以来,推动入驻项目累计获得专利702项,累计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奖73个。

  在产业链精准嫁接方面,“双创园”大力引进符合江门市八大产业优秀项目,重点培育人工智能、机器人、安全应急、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产业及未来产业创业项目,打造港澳青年创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目前,园区人工智能、机器人、安全应急、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项目占比达80%。

  在自循环创新生态方面,园区举办创业沙龙、厂房场地、共享实验室、创业担保贷款、投融资、产品外包代加工等对接活动,提供人才申报、侨才通、小微劳动关系托管、用工招聘等服务,建立“众创—孵化—加速—成果转换”全流程服务体系,形成“孵化—反哺—产业”融合发展良性自循环。

双创园入驻企业参加香港“NovaX 国际创投嘉年华2025”

区域共进

构建协调发展“动力源”

  一方面,“双创园”延伸资源网络,整合政府、企业、高校、投资机构等资源,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加强与科技、工信、行业协会等部门对接,提供专利申请和资质认证服务;推进项目入驻高新技术加速器,提供智力支撑;加强与银行、风投、融资性担保机构等联动,提供金融支撑;对接创智城、火炬园、粤湾云谷等各类双创载体,拓展创业空间和项目落地场地。

  另一方面,“双创园”深化融合格局,紧紧围绕港澳青年提供双创服务、政务服务、侨都研学旅游、湾区实习、五邑便利生活等全生命周期孵化服务,搭建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圈”;提供职业规划、经营管理、市场拓展、投融资管理等赋能提升服务,构建全链条发展融合“生态圈”;组织创业者参加交流互访、论坛沙龙、成果展示、项目合作等各类粤港澳三地交流活动,助力创业者融入侨都“朋友圈”,让港澳青年扎根江门、建设江门。

官方微博号

官方微信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

官方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