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访谈|潮州市围棋协会秘书长陈瑾:以黑白纹枰传播丰富的潮州文化魅力

2025-10-21 来源:羊城派

  潮州,这座兼具历史文化名城与“全国围棋之乡”双重身份的城市,其黑白纹枰间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近日,潮州市围棋协会秘书长陈瑾接受采访,从“围棋之乡”的根基筑牢,到发展脉络的关键节点,再到未来规划的创新举措,全方位探寻潮州围棋如何与潮绣、木雕、工夫茶等非遗相融,以智力运动为载体,向世界传递潮州独特的文化魅力,助力城市品牌建设与华侨文化交流。

 陈瑾

  记者:作为潮州围棋的资深人士,您认为是什么奠定了潮州“围棋之乡” 的基础?潮州的围棋氛围和人才基础为什么那么浓厚?

  陈瑾:作为潮州围棋发展的见证者,我认为“围棋之乡”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策支持,围棋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载体,非常契合潮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因此获得有关部门的持续关注与支持;二是普及根基,自上世纪90年代起,潮州的围棋爱好者持续推动围棋进校园,目前已有超百所校园开设围棋课程,形成了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三是人才成效,累计培养4名职业棋手及近10名省内知名棋手,教学成果稳居全省前列。这三方面共同夯实了潮州围棋的底蕴。

  记者:潮州围棋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有哪些关键节点?

  陈瑾:潮州围棋始于1986年成立市围棋协会,1987年首届少儿赛开启普及。1989年至1990年,省赛两度实现突破,1990年代开始引进高水平教练提升训练。2000年,启动“棋苗工程”推进“围棋进校园”。2014年也是一个重要节点,潮州获评全国“围棋之乡”,成为广东首个“围棋之乡”。2024年,市少年儿童围棋锦标赛升级为“奔跑吧·少年”品牌,正式形成“赛事 + 普及”的立体发展体系。

  潮州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围棋之乡”。近年来,全市围绕围棋项目的开展和普及做了大量工作,努力把围棋打造成潮州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记者:您认为潮州围棋发展有哪些优势和与众不同之处?

  陈瑾:与其他围棋特色地区相比,潮州围棋发展的优势与特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环境非常稳定;二是文化积淀深厚,发展脉络清晰连贯,每一步都扎实有据;三是人才结构优化,以翁翊轲等新生代棋手为代表的年轻力量投身围棋事业,为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记者:您自己是如何与潮州围棋结缘的?在接触和深耕潮州围棋领域的这些年里,最初让您选择投身其中的契机是什么?

  陈瑾:我是从小接触围棋的,对我来说,围棋是一项充满魅力的智力运动。我选择投身围棋教育的契机,则是潮州在2014年被评为“围棋之乡”,当时我深深感受到潮州围棋的蓬勃发展和良好前景,所以选择投身围棋教育工作。

  记者:展望未来,潮州对围棋发展有哪些规划和愿景?有哪些创新举措?您对此有哪些建议和期待?

  陈瑾:围棋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对外文化传播的舞台上始终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和潮州特色的非遗工艺潮绣、木雕和工夫茶的气质完全契合,都是对“精细”和“秩序”的极致追求。我们期待以围棋为载体,传播潮州丰富的文化魅力。

  我们的目光不仅聚焦于潮州本地的传统赛事,更致力于挖掘地域文旅资源、塑造特色体育品牌、举办高品质体育活动。其中,“全国围棋之乡”作为潮州的一张城市名片,对于潮州围棋走出去、请进来将发挥更重要的底蕴价值。通过这一平台,我们期望能够提升潮州在全国的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在商业、旅游、文化交流等方面为潮州的家乡建设锦上添花。

  记者:具体到赛事方面,潮州未来有哪些规划?

  陈瑾:在赛事筹备方面,我们正积极接洽并筹备多项高规格赛事,包括潮州市少年儿童围棋校际联赛、世界华人围棋邀请赛。这些赛事不仅将扩大潮州围棋活动的影响力,更将成为展现潮州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特别是潮州市少年儿童围棋校际联赛,这是我们根据潮州围棋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精心策划的一项赛事。通过联赛的形式,我们将为青少年棋手提供一个施展才华、见证成长的舞台,同时增加社会关注度,树立围棋品牌形象。我们期待通过这一赛事,发掘更多优秀少年选手,为潮州围棋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而世界华人围棋邀请赛则更是为了配合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在潮州的举办而特别策划。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赛事,凝聚侨心侨力,增创侨乡优势,促进潮州“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建设,逐步将潮州打造成为“世界华侨文化之都”。

  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态度,推动潮州文化和围棋文化的弘扬发展,借助十五运会这个契机让更多人走进潮州,走进围棋运动,让这份文化瑰宝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统筹 | 周方平 赖书香

  文 | 记者 赵亮晨

  图 | 记者 柳诚

官方微博号

官方微信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

官方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