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行车(公路)赛将首次启用跨境无感通关系统。这套由珠海市交通物联网有限公司研发的技术系统,将保障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在粤港澳三地间实现“零接触”快速通关。

工作人员为无感通关手环录入信息
“自行车赛运动员只需正常通过口岸查验区域,系统就会自动完成身份核验,无需停车。”珠海市交通物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武辉介绍,该系统采用北斗定位、无人机、射频识别、视频识别、无线传感和AI算法等技术,构建了覆盖赛前、赛中、赛后全流程的智慧通关管理体系。

无感通关手环
“无感通关”如何实现?据吴武辉介绍,通关人员及车辆首先要在指定区域内完成人脸、指纹和RFID射频核验,确认身份。赛事进行时,通关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会实时传输到赛事指挥部,实现动态监控。赛事结束后,选手在指定区域完成身份核验,配合边检及海关部门进行核销工作。
“自行车赛要经过港珠澳大桥,连接三地。我们的系统能实时追踪车辆位置,确保赛事安全有序进行。”吴武辉表示,该系统具备三大创新功能:赛前通过人脸识别和RFID技术快速核验身份,赛中利用无人机和电子围栏全程监控,赛后自动完成通关核销。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大幅提高了通关效率。

“运动员”正用无感通关经过香港口岸
特别的是,该系统还配备了应急处理机制。如遇运动员退赛等突发情况,系统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协助相关部门快速处置。

“运动员”正用无感通关经过港珠澳大桥口岸
据悉,该系统已在去年测试赛和今年模拟演练中成功试用。根据参与者反馈,技术团队进一步优化了RFID射频识别手环的佩戴舒适度,并对系统AI算法进行了升级。与此同时,珠海边检总站推出“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保障模式,通过机制与技术双重保障,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这套系统不仅服务于本次全运会,未来还可应用于其他跨境赛事。”吴武辉透露,技术团队正在对系统进行最后优化,将于本届全运会开幕后正式投入使用。
文字:张伟宁
图片:李建束
来源:观海融媒